“十四五”省列重大项目——华能甘肃正宁2×1000兆瓦调峰煤电项目建设工地一派繁忙景象。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王启宁
(相关资料图)
以高效要素保障为经济发展赋能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曹立萍范海瑞王占东
发改、电力等部门加强煤电油气协调调度,为经济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金融机构推出更多特色化金融服务,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自然资源部门加强土地资源统筹调度,推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等方式,满足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加强能源、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要素供应,以高效要素保障为经济发展赋能。
创新审批服务加快项目落地
5月,甘肃金车储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一期2GWh磷酸铁锂方形储能电池项目进入投运倒计时,工人们正在进行厂房装修和设备安装工作。
甘肃金车储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投资70亿元分两期重点实施的20GWh磷酸铁锂电池项目,一期2GWh磷酸铁锂方形储能电池项目及其配套设施2022年3月开工建设,将于今年8月正式投产;项目二期18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生产线及其配套附属设施2022年8月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底建成投产。
“一期项目从投建到正式投产,预计仅用一年多时间,这得益于当地‘标准地’改革为企业带来的便利。”甘肃金车储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哈国斌说。
“标准地”是指权属清晰、完成区域评估并实现项目开工所必需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条件,带着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控制性指标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
2021年,金昌市作为甘肃省“标准地”改革首批试点城市,探索实施“标准地”出让制度,将工业用地打造成企业能够“拎包入住”的“标准地”,有效解决企业用地评价事项多、评价时间长、评价部门多等制约项目落地的问题。
“‘标准地’改革后,企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获取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限压缩至31个工作日以内,审批效率提升近60%。”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自然资源局局长刘涛介绍。
截至目前,金昌经开区已打造“标准地”25宗,出让“标准地”23宗,“标准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亿元。
工业用地成本是决定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今年以来,我省以有效促进投资落地和经济“稳增长”为目标,以推进建设用地审批“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出台《强化土地要素保障促进招商引资项目尽快落地的若干措施》,推出“强化空间规划保障”“提高用地审批效率”“强化土地供应”三部分10条具体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用地服务保障水平,促进招商引资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今年上半年,省级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55个,拟用地面积3.79万亩。全省审查审批建设用地12.13万亩,同比增长31.14%。省列287个重大项目中,已办结建设用地手续169个,占58.9%。
强化部门协调保障企业运行
对于项目建设而言,水、电、气、暖等要素的保障尤为关键。
“我们一期年产10万吨磷酸铁项目预计5月投产,4月14日国网白银供电公司就为我们完成了送电服务,这为我们项目投产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工程总监刘贵荣谈起园区项目用电保障时竖起了大拇指。
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位于白银高新区银东工业园区。去年4月底,由该公司投资建设的“硫—磷—铁—钛—锂—钒”绿色耦合循环低碳产业项目在白银高新区银东工业园开建,仅一期投产,年用电量就需要1亿千瓦时。
去年9月,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向国网白银供电公司提出用电申请,新建110千伏、35千伏一主一备变电站及两条输电线路。没想到申请提交当日就获得受理,实现当月开工建设。
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并不是个例。
今年初,位于兰州市西固区的兰州兴业金属容器有限责任公司中标兰州石化润滑油包装桶项目,从5月开始,该公司月产量要从2万桶扩大到5万桶,需改造10千伏配电室增容工程项目。
为保障企业生产用电需求,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在收到企业用电增容申请后立即开展供电服务工作,实现当天验收通过、当天通电,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及时的电力保障。
“从提出用电增容申请到实现通电,仅用21天,这样高效的服务,不仅节约了时间成本,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兰州兴业金属容器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
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领导下,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坚持主动衔接产业布局,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各级电网,让电力要素跟着项目走,主动跟踪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并建成以中长期交易为主体、现货交易为辅助的电力市场体系,不断扩大用户侧市场规模,推动以市场机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今年上半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79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
企业生产要素保障,需要各部门和企业协同发力。
今年以来,省工信厅着力在优化服务上再提升,对企业用水、用气、用暖报装流程再优化,将原有的现场踏勘环节整合在用户申请环节同步实施,确保实现从受理用户申请至通水通气时间压减至3个工作日内的目标。
省工信厅还加大电力、电煤、天然气平衡调度,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联合协调机制作用,“一对一”跟进解决企业有关要素保障的问题和诉求。数据显示,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4%,制造业增长10.4%。
优化金融服务满足企业需求
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加工最新一批水下多相流量计设备订单;样品间内,前来验收设备的客户络绎不绝……走进位于兰州市国家高新产业开发区的甘肃海默科技集团,一派紧张有序的生产景象展现在眼前。
随着市场回暖,国际市场需求增加,一季度海默科技自主研发的高端石油设备——水下多相流量计订单数量增加,生产加工需要投入的成本也随之增加,需要充足的流动资金保障企业正常运行。
“企业能够顺利生产,离不开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及时注入。”海默科技副总裁和晓登说,今年初,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创新采用内保直贷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了1000万美元的低成本信贷支持,为一季度订单正常生产交付提供资金保障。
“内保直贷,是指银行可为企业向境外银行出具融资性保函,境外银行凭保函可直接向企业发放贷款,帮助涉外企业获得境外低成本资金提供担保,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客户经理崔文琼介绍。
“经济回暖,我们也感受到来自金融机构的‘暖意’。”和晓登说,今年以来,包括浙商银行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都与我们对接合作,并提出了针对性金融服务方案,这让我们企业发展更有信心了。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企业发展离不开充足金融“活水”的浇灌。
今年4月,我省正式启动金融顾问制度,首期聘请的131名金融顾问为企业发展提供全面客观的“定制式、贴心式”金融咨询服务,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金融顾问制度启动实施,是我省强化金融要素保障的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我省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大力推进实施金融供给扩大、产业金融发展、服务质效提升、融资渠道拓宽“四大工程”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百日攻坚行动”,进一步强化经营主体发展金融要素服务保障,为全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6月底,全省各项贷款余额2.73万亿元,增速9.2%;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企业贷款1528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新增627亿元。
【记者手记】
优化要素环境激活发展动能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占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项目建设,需要水、电、气、网等要素保障先行。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全力优化发展环境,各地各有关部门紧盯要素环境促攻坚,坚持要素跟着项目和企业走,在信贷、电力、用水用气上下功夫,千方百计保障企业生产经营需求,更好为企业经营和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拿“获得电力”服务来讲,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是世界银行评价各国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之一。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持之以恒扩投资、强电网、优服务、减手续、压时间、降成本,推动我省“获得电力”服务指数显著提升。“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成为甘肃电力营商环境的“金名片”。
有了全天候、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要素保障服务,在甘投资企业快马加鞭推进项目建设——有的项目刚一投产,产品就供不应求;有的项目还未投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就找上门洽谈合作。不仅加快形成产业集群,还形成以商招商的生动局面,有的项目刚一开建,又抓紧续签新的项目。良好营商环境,正激活甘肃招商引资的“一江春水”。
锚定目标加力加压促攻坚,瞄准一流敢闯敢为求突破。招商引资的政策感召人,优质高效的服务打动人,创新突破的优势吸引人,甘肃正形成近悦远来的招商环境、发展环境,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在位于民乐工业园区的甘肃益唯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生产。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王晓泾
强化用地保障项目“拎包入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薛砚
盛夏,兰州新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处处升腾着澎湃动力,其中就包括甘肃海远博大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建设现场。
自2021年6月竞得“标准地”落地建设以来,海远博大年产2万吨塑料管材及钢塑制品项目不到2年时间便建成投产,二期项目配套工程正在收尾。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得益于兰州新区的“标准地”出让政策。
“按照以往的建设周期,我们这样的项目规模要3到4年才可以投产。”甘肃海远博大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海说,“签约后,兰州新区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专班对接、实时服务,协调帮助我们解决影响项目落地的各类问题,让我们顺利实现了‘拿地即开工’。兰州新区心系企业,诚挚服务,让我们企业发展充满信心!”
先筑巢,后引凤。土地要素是推进项目建设、促进有效投资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兰州新区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全力保障企业和项目用地需求,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省推进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以来,作为先行改革试点的兰州新区,不断优化“标准地”供应模式,通过“事先定标准、事前做评价、事中做承诺、事后强监管”的方式,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项目早落地早竣工早投产,让企业项目“拎包入住”,没有后顾之忧。
截至7月18日,兰州新区已供应工业项目“标准地”32宗,面积约4592亩。
同时,兰州新区试点推行工业用地“用地清单制”改革,实行一个部门、一次性向土地受让单位提出全部用地要求,大幅节约用地单位时间成本,推进“企业跑”审批模式向“政府跑”服务模式转变。
“我们始终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大力推行项目用地组件报批、初审、审查、审批‘一条龙’服务,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积极推行土地出让‘不见面’‘网上办’,提升审批效率。率先在化工园区和表面处理园区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供应方式,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所需年期的供应方式,且不再承担界外代征费用,大幅减轻用地企业前期投资负担。”兰州新区自然资源局局长王炯介绍,截至目前,已有70家企业选择弹性出让供应方式,累计减少企业前期投资成本12亿元。
天水西电长城合金有限公司工人在加工合金触头。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李旺旺
社保“免减缓”企业添活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白永萍通讯员王晓华
“减免缓缴社保相当于为我们企业留了一笔发展资金,既能提高企业资金周转能力,还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谈起这两年的社保基金惠企政策,甘肃春风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副经理杜泰基满是感慨。
杜泰基告诉记者,天水市人社部门为他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2020年的11个月里,共减免企业各类保险金220多万元;2022年又为企业缓缴各类保险金108万元,为企业经营发展营造了积极向好的环境。
“不仅如此,人社部门还主动提供上门服务。只要我们有需要,他们就会第一时间提供帮助。”杜泰基说。
和甘肃春风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样,天水市羲通公交公司也享受到了天水市人社部门提供的减免缓缴社保政策。
天水市羲通公交公司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0年2月至12月,人社部门为该企业减免养老金、失业保险金以及工伤保险金共计880多万元。2021年之后,通过援企稳岗惠民政策,为企业缓解资金困难。
据介绍,2021年以来,天水市人社部门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执行期限至2023年4月底。而且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到期后,允许企业在2023年底前采取分期或逐月等方式补缴缓缴社会保险费,补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我们人社部门采取了‘缓、降、返、补’四项强有力措施,持续发挥社保基金惠企惠民‘直达’优势,全力保障经营主体稳定健康发展。”天水市社保中心账户管理科科长魏蓉说。
据魏蓉介绍,天水市人社部门在“缓缴”助企纾困方面,共为全市267户企业缓缴养老保险费4336.59万元,缓缴失业保险费155.97万元,工伤保险费91.81万元。在“降费”减负方面,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惠及企业3912户,减轻企业负担0.53亿元,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惠及企业3850户,减轻企业负担0.34亿元。在“返还”助企发展方面,共为全市2009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2990.1万元,涉及职工7.7万余人。在“补助”助企扩岗方面,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3410.7万元,涉及2413户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261.65万元,涉及121户企业。
此外,天水市人社部门还利用网站、微信平台、客户端等媒介开展援企稳岗惠民政策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行动,深入全市1000多户企业走访解读失业保险援企稳岗补贴政策,让政策红利快速准确直达企业。
“我们还大力推行‘不来即享’‘免申即享’线上经办方式,积极主动与企业加强线上联络,对企业生产、经营、用工等方面存在的困难进行摸排梳理,全面了解企业诉求并快速匹配稳岗政策,为企业生产经营吃下‘定心丸’。”魏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