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水来临之前,为确保群众生命安全,静海区对东淀蓄滞洪区内群众进行了转移,其中台头镇近2000人转移到了西青区赤龙街的亲和静园、亲和儒园两个安置点。几天时间过去了,大家过得怎么样?安置点的生活还习惯吗?都在想些什么?
(相关资料图)
“条件要比预想的好”
8月7日上午,西青区赤龙南街亲和静园,56岁的杨洪芝大爷正在和一起转移来的村民遛弯闲聊,盼望着洪水可以早点退去。
杨洪芝今年56岁,原来住在台头镇和平村,这是他来到这里的第五天,8月3日那天,乘坐转移大巴来到了这里。
刚开始转移的时候,不少村民们还有些疑惑甚至焦虑和急躁,安置点会是什么样子的?日常生活有保障吗?以为会是学校或者酒店,没想到是居民小区,无论是室内环境,还是室外的小花园,都和周边的几个普通小区一样,“条件比大家预想的好多了”。几天下来,大家已经熟悉了安置点的生活状态。
杨洪芝家里5口人,这次来西青2人,另外3人去了市里的亲戚家短暂居住,没有全部来安置点,“这样也算是减轻些政府负担”。杨洪芝被分配在了亲和静园小区的3号楼,一室一厅的住宅,屋里床铺、被褥、空调、热水器也都有,就是电视效果不是很好,加上他也不太喜欢看电视,也就没有麻烦工作人员。
现在,亲和静园的4栋楼里住进了静海群众,前期准备的6栋楼还富余2栋。每个楼栋都在门口贴有“就医明白纸”、“周边公共设施地图”等以方便大家,也都有静海来的人员和西青当地工作人员配合,解决大家遇到的大小问题。
第一天来的时候,睡的不是很好,难免会惦记家里的情况。多年养成的习惯到了哪里都会显露出来,这几天早晨,都是五点多就起床。让杨洪芝满意的是,西青区对大家的一日三餐都做了准备的充足,中午和晚上都是统一配套的盒饭,有荤有素,早晨是传统的津式早餐,这天早晨吃的是“带肉的花卷”,觉得很新鲜,旁边的人告诉杨洪芝,在西青这叫做“肉龙”。
不习惯总在屋里待着,杨洪芝大半时间会下楼在小区里转转,和大家聊聊天,互相通报一下自己了解到的抗洪信息,也时不时讨论一下什么时候洪水退去能够回到自己的家。
既是村民也是志愿者
郝永久这一次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台头镇转移出来的村民,也临时担起了亲和静园2号楼安置点工作人员的责任。
郝永久是一名退伍军人,并且是一名有着33年党龄的老党员,在2021年的时候,还被评为了“静海榜样”。
“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村民和西青这边工作人员的中间人”,这是他给自己的定位。“村民们转移过来,都挺不容易的,咱既是党员还是志愿者,这些看得见碰得着的活能不主动干吗?”
“2501的灯不亮了,需要修理一下”、“2709的钥匙拔不下来了,锁不了门了”,在2号楼工作人员群里,郝永久将需要处理的情况对接给西青的工作人员,这些沟通协调的工作,在平时都不是什么大事情,对于不熟悉情况的转移村民来说却容易手忙脚乱,有人协助会减少很多麻烦。
其实在7月30日那天,洪水还没有到来之前,郝永久就和台头镇的领导说,响应号召发挥志愿者的作用为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准备,志愿者的加入,也为镇里减轻了工作压力。
在村民中间,郝永久还扮演着老大哥的角色,比如提醒一下大家“不要随便扔烟头”“发挥咱大静海风格,维护好环境的卫生。”
“大家都认识他,也都愿意听他的,有什么事情和他说就行。”安置点村民们对这位身边的党员志愿者,也是竖起了大拇指。8月7日这天下午,一些村民反映室内缺少垃圾袋,郝永久快速的想办法进行了解决。
等待开学的学生和疯跑的孩子
转移到安置点的群众,很多都是老人和孩子,他们更是被重点关照的人群。
天气不热的时候,王奶奶会推着自己的孙女在亲和儒园小区内晒晒太阳,这一次一家8口全部来到了这个安置点,小孙女才3个月,是整个转移来群体中最小的,转移之前家人就带好了奶粉。在儒园安置点,这个小宝宝也是大家的“宝贝”,晒太阳的时候,小宝宝偶尔会哭几声,附近的大爷大妈们就围过来问冷问热。
还有今年6岁的小男孩杨培骏,正是爱跑爱跳停不下来的年纪,在亲和静园里,姥姥总是跟在他的后面,从4日那天来到这里算起过了4天,小孩子天生的无忧无虑让他很快熟悉了这里的环境,“和在自己家里的时候一样,一天不消停。”“坐下了歇一会吧,一会就要吃饭了,看看有没有你爱吃的。”姥姥告诉他。
安置点里,还有一对学生小姐妹月月和昕阳,正在暑假期间,也跟着家人来到了这里。两个人一个住在台头的幸福村,一个住民生村,原来就是小伙伴的两人,这一次虽然没有住在一栋楼里,却也有了更多时间待在一起。
这天中午,两人买了一些小食品带了回来,几天时间,两人对周边的环境比很多大人还熟悉。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离开学的时间越来越近,秋季开学两个人分别上初一和初二,上初一的月月对初中情况不是很了解,没事的时候就问昕阳中学的情况。安置点中学生不是很多,两人也就更多的玩在了一起。会按时开学吗?两人现在还不太清楚,哪天能够回家也还是未知数。
70多岁老哥俩:这和63年那次太不一样了
郝运所、刘生连两位老哥俩,都是台头镇的老村民,两个人一个75一个72岁,这次转移到了亲和儒园。“打小光腚的时候就认识,这次又是坐同一辆大巴,来到的同一个安置小区。”老哥俩每天都要下楼到小区的树荫下坐一坐聊聊家常,小时候都经历过的1963年洪水是两人聊得最多的话题。“当时水把玉米都(淹)没了,从台头到第六阜到处都是水。那时候岁数还小,吃的也不好,发水之后经常是窝窝头还有瓜菜代,哪像现在。”“等洪水退了之后还有很多的水洼,里面都有不少的鱼,都是原来大清河里面的。”还有台头的特产西瓜“为什么台头西瓜出名?以前都是上的鸡粪牛粪,那能不甜吗?”
两位老人用的是老年手机,也没有微信,这次转移是跟着村里面统一来的,一路上也有人前后照顾。
8日这天,就是立秋的日子,在往年意味着雨水开始减少,庄家开始逐渐成熟,今年的情况会怎么样,两位老人心里也没什么底,毕竟这种程度的情况,也只是见到过两回。不过两位老人并不太担心,在午饭之前,还是习惯性的点上了一根烟,然后走向领餐点,这天中午安置点提供的是宫保鸡丁、萝卜烧牛肉、清炒西葫芦套餐。(津云新闻记者 彭俊勇)